近視小朋友游泳時的眼睛保護指南

撰文:註冊視光師陳敏琪夏日炎炎,許多家長都會帶小朋友去游泳,但原來很多患有近視的小朋友都有眼睛敏感的問題。眼科視光師Manki今次為大家帶來全方位的游泳建議,家長們趁暑假帶子女游泳時,也謹記保護小朋友的眼睛。 1. 選擇合適的泳鏡:

小朋友過分沉迷手機遊 家長要如何處理?

資料來源:家庭動力婚姻及家庭治療師、催眠治療師黃思明 電話發出光芒與聲音,總會吸引小朋友玩過不停。有些小朋友無論甚麼時候,不論是吃飯、搭車和上學,都機不離手。家長可以如何解決這問題呢?   首先,大家要明白小朋友的反應是必

小朋友扔玩具 家長應阻止嗎?

資料來源: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家長遇到幼兒階段的小朋友拿起玩具,就會扔、扔、扔!其實這是一個正常發展階段的過程,特別是1歲多至2歲。因為拿起玩具扔,物件向下墜,比較容易看得出因果關係。 拿起,放手,會有聲音和動作。動作的意思是他

對孩子發怒前 家長先反問自己這3個問題

撰文:明愛康復服務臨床心理學家余國婷 有些家長性格可能比較衝動,甚至習慣將問題歸咎於孩子身上,例如孩子不聽話、故意激怒家長或頑皮等。而當孩子做不到自己要求時會對孩子發怒,但這樣會令孩子逐漸疏遠父母,長遠下來會破壞親子關係。 父母的性

千萬種謊言逃避做功課 家長如何是好?

撰文:家庭動力心理輔導員賴舜薇    小朋友每次做功課,都訛稱自己肚痛、要上洗手間或想睡覺,千萬種謊言與藉口。重視品格培養的家長自然會感到嬲怒,因為他們對子女不誠實的行為都是零容忍的。但為甚麼孩子總是逃避做功課?為甚麼他們又要以謊言

疫情長時間戴口罩
如何讓孩子學會「睇人眉頭眼額」?

撰文:香港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 高級言語治療師 蕭以嵐 在日常與他人社交互動中,我們除了觀察他人的行為外,也會對他人的行為作「解釋」及「預測」。心智理論 (Theory of mind) 是推論或代入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,例如代入他人的

要愛孩子, 先要愛自己,
3招教你保持最佳心理狀態

撰文:家庭動力兒童遊戲治療師  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李慧芝 在現今的社會,父母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,確實不容易。筆者曾經接觸過很多家長,發現大部分父母所面對的困難,並非不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,也並非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孩子,而是難